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4/5)

么说,我不能讲个不字了。”曹雪芹接着便问问:“可不知道要我干什么。”

“反正是在乩坛上干活儿,我也不知道他会要你干什么?不过,有一层你一定得花点心思,要让他相信你,你才能明白他们在捣什么鬼?”

“‘他们’?”曹雪芹不解“是指那些人?”

曹震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理”字,轻声问道:“懂了没有?”

“嗯!”曹雪芹有些踌躇了,想了又想,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震二哥,参与人的隐私,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而况他们干的是玩儿脑袋的事。”

“你怕什么?有王爷做主。”曹震又说:“这件事办完了,有你的好处。”

听说有平郡王做主,曹雪芹的疑惧稍减;但他一向喜欢光明磊落,觉得类此行径,是小人之所为,因而虽默默同意,脸上却总带着不甚情愿的神气。曹振阅历甚深,而况是从小看着曹雪芹长大的,自然能从他脸上看到心里。他在想,干这种事,全靠自己处处留意,随机应变,方有所获,如果漫不经心,毫不起劲,露了行藏,那就无益有害了。曹雪芹的性情,不是干这种事的人,曹震不免气沮;心想,不必强人所难吧!但想来想去,想不出可托以腹心而能打入安泰家乩坛的人,不用曹雪芹便是放弃大好机会。既然如此,说不得只好想法子鼓舞他了。

略一思索,他有话说了:“雪芹,你不是最好奇吗?这件事是千载难遇的奇事,他会怎么变化,你最先知道,这还不能让你过瘾吗?”他极力怂恿“你倒想想,自古以来,有皇上当得好好的,忽然说,皇位不能传给儿子,要传位给别人了,有这种奇事吗?”

“那也不足为奇,”曹雪芹答说:“宋朝的‘金匮之盟’就是。”

曹震自然不知由此一段史实,当即问说:“那是怎么回事?”

“宋太祖的杜太后,临终以前把宋太祖找了来,说国赖长君,你将来传位给老二匡义;匡义传位给老三光美;再传位给你的儿子德昭。宋太祖很孝顺,表示遵命照办。于是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找了来,那杜太后的遗命写了下来,藏入金匮。这就是“金匮之盟”

“后来呢?”

“后来,自然是宋太宗得了皇位。”曹雪芹又说:“‘烛影摇红’是桩疑案。不过既有‘金匮之盟’,大家也就没话说了。”

“原来是‘烛影摇红’啊!”曹震有理会了“再以后呢?传位给谁?”

“宋太宗传子而非传弟。”曹雪芹答说:“那是因为赵普的一句话:一误不可再误。”

“意思是宋太祖传弟而不传子是错了;劝宋太宗不能一错再错。”

“就是这个意思。”

“那就对了。现在跟当年就是不一样。当今皇上就是不愿意当宋太祖,连一错都不肯错。好戏在后头,你难道不想在其中演一角;所谓‘躬逢其盛’,我都替你可惜。”

一番话将曹雪芹说的好奇心大发,终于有了跃跃欲试的劲道。不过他也抱定了一个宗旨,只做旁观,绝不参与,只当助手,不作主张。于是第二天下午,曹震备了一份珍贵的土仪,带着曹雪芹去拜访安泰。曹震的礼貌周到;曹雪芹气度安详,实在给了安泰极大的好感。谈到扶乩,曹雪芹有问必答,颇为内行;不知不觉,暮色降临,曹震起身告辞。

“别走!别走!在这里便饭。”安泰伸手做个阻拦的姿势“今天晚上是坛期,你们不可错过。”

意思是说,有什么疑难之事,正好称此机会,请将坛的乩仙,指点迷津。曹震便欣然答说:“是,是,真是不可错过。不过初次拜会,便要叨扰,成了恶客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