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2/5)

“是,是。理当来拜会。”

“对了!”安泰欣然答说。

“慢,慢!”曹震此时还没有听笑话的心情,向妻摇手说:“我先跟雪芹谈谈正经。”所谓“谈正经”就是要问明何以见得扶乩是假;如何假法,为什么要假?

乩笔又判:“何言不符?”

“好嘛!”锦儿兴味盎然的“你到将来听听。”

扶乩是用木制的乩笔,在铺沙的乩盘中写字来,为降坛之神代言;木笔两端延伸成了个丁字形,左右二人各以中指住横的两端,在右者名为“上手”负责纵;在左者名为“下手”必须合上手移动,当乩动如飞时,下手合如果不够严密,就会错。

“要请教。”

“原来是你故意捣鬼!”锦儿看着曹雪芹,笑骂了一句:“真缺德。”

曹雪芹想了一下说:“好!我说个故事你听。”他说:有一回文友雅集请来一个生客扶乩;乩仙的降坛诗是两首七绝,第一首是:沉香亭天,斗酒题诗可百篇,妃妙年亲捧砚,至今衣染御炉烟。第二首是:满林枫叶蓟门秋,五百年前忆旧游,偶与瑶池仙遇,相携且上酒家楼。

“那不离大兴县衙门近吗?”

“你倒举个例,看看是怎么病?”

“舍间在东城为将军胡同西路北第二家。”

这就不但曹震,连锦儿也忍不住要质问了“既然是假的,你怎么一直迷这玩意呢?”她说:“世界上从没有明明知是假的,还当真的一样,你又不是痴了。”

“他是‘下手’。”

“是,是!就这几天带舍弟去请安。”

“像我这样还算是好的,有的恶作剧揭人隐私,真能叫人下不了台。”曹雪芹又说:“乩坛人样很多。专有一般江湖游士,装神鬼,得好为主人家奉为上宾;得不好,混一顿吃喝,早早走路。”

安泰那个乩坛,有两名手下,但都欠捷,所以听的曹震的话,心中一动,随即说:“几时带了令弟,到舍间来玩儿吗。”

“原来是李谪仙!”

“有‘会之后人’在座,才会有岳武穆降坛。”曹震为她解释“会之就是秦桧的号。在河南姓岳的跟姓秦的是不打的,那年我跟老太爷起早京,经过汤,亲看见一个赶车的,听说车上京会试的举姓秦,无锡人,当时就停车,非让姓秦的下车不可。后来那姓秦的还中了状元。”

“怎么叫得不好?”锦儿问说:“是假让人拆穿了?”

“对,那些人有个秘本,上面都是些吞吞吐吐的话,看起来暗藏玄机,其实是故玄虚。”曹雪芹又说:“那些人的手段,下就在病,病能不能补救。”

“大仙,”突然有人抗声说:“降坛诗与大仙生平行谊,不甚相符,是何缘故?”

“往北各一条胡同就是大兴县。你可一定来。”

乩笔判:“然也。”

“第一,”那人屈着手指数“照杜工‘醉中八仙歌’形容,大仙斗酒诗百篇,不在沉香亭;第二,‘妃’自然是杨贵妃,嵬坡香消玉碎时,已经三十八岁,在沉香亭为大仙捧砚

“好玩儿嘛!”曹雪芹略作回忆,不自觉的破颜而笑“看扶乩的人、或者问世的人受窘,是在时间很好笑的事。”

曹震将他这段话,一字不遗的都听了去;心中寻思,安泰家必定也养着这样的几个游士,而且可想得到的,必是手,不然不至于会让理亲王如此迷信。

“原来如此!”安泰又问:“令弟在坛上是什么司值?”

“不错。相传是他的诗。有人便问:‘尊神是岳武穆?’我判:‘然也’。接下来乩笔如狂,却没有字;这表示降坛的乩仙在发威,问事的人面如土,赶。我把乩笔停一停又判:“会之后人,何得在此?”大家恍然大悟,主人家赶跟姓秦的说好话,把他请了去。你们想,好玩不好玩?“曹震听得哈哈大笑,锦儿却不明白,怔怔得问说:“这有什么好笑?”

“不敢当,”安泰问说:“知舍间在那儿吗?”

“要问为什么作假,原因可多着呢!拿我来说,我扶乩作假是好玩,随便兴要什么人降坛。”曹雪芹说:“有一会到我扶乩,有人告诉我,来客中有个姓秦的,不信扶乩,存心要来找碴,最好把他撵走。我说‘容易。’到焚符招仙以后,我判了一手降坛诗“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上有青天。男儿到凌烟阁,第一功名不钱。”

“那不是岳飞的诗吗?”曹震了一句嘴。

“好说,好说!”安泰将接到手里的大酒碗转给曹震。

座,曹震就问起扶乩。他只听说曹雪芹颇好此,以为必然确信冥冥之中,自有乩仙,不到曹雪芹脱:“假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