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4/6)

忽然想起一个传闻,便即站住脚问:“老杨,我听说这里有一处古迹,是怎么回事?”

杨树办愣了一下,旋即醒悟“喔,”他指点着说:“喏,在这里。”

所谓“古迹”是工部大堂屏风后面,门槛内外各有一块方二尺续的铁砖,相传是石崇的金谷园中的旧物。

听此说明,曹震不免怀疑“石崇是晋朝人,一千多年前的东西,还能留到现在吗?”

“原是鬼话。”杨书办答说:“这里进出的人,方砖要不了多少天就踩烂了,所以安上两块铁砖。不过,倒是明朝的东西,一千多年没有,一百多年是有的。”

“总算也是古迹。”

那杨书办看起来是个粗拙小人,其实颇通文墨,经常爱在琉璃厂走走;听“内务府的老爷们”居然知道石崇是晋朝人,觉得可以谈谈,便又说道:“我们这屯田司有一联对子,是翰林院的前辈都佩服的。”说着,已经到了屯田司公署门口,只见垂花门上挂着一副乌木镂蓝字的对联,一笔软媚的赵字,写的是“粉署共宣猷,旧雨常怀杜工部;词人能做吏,晓风争唱柳屯田。”

“这是绝对。”杨书办问道:“曹老爷,你看如何?”

曹震只知道“杜工部”是指杜甫;“柳屯田”何许人就茫然了,因而只能夸上联。“难得老杜做过工部的官,正好用上了。”

“老杜不稀奇,难得的是柳三变当过屯田员外郎,诗人对词人,真是绝了。”

曹震也不知“柳三变”的出典,唯有笑笑不作声,而心中自语:“看不出这样书办的肚子里,居然很有点墨水;言谈之间,别让他小看了,得搬个救兵才好。”

除了前门到大栅栏,找了家字号沂园的澡堂子,曹震解衣磅礴,好好洗了个澡,一面喝着闷透了的茶,一面问道:“老杨,咱们上哪儿吃饭?”

“叫来吃好了。对面一溜吃食店,要什么,有什么。”

“不,不!太简慢了。”曹震不待他再提异议,便坐了主张:“四宜轩的徽州菜不错,也近,就四宜轩吧!”

“只怕太破费了吧。”

“咳,怎么又提这个了。”曹震遂又对递手巾把子来的小徒弟说:“你去看看,跟我来的人在哪里?”于是将魏升找了来,当面交待他去请曹雪芹;顺便看看马夫人的病好了没有。“那是我一个堂弟弟,号叫雪芹,如今也算是八旗中的少年名士,我叫他来作陪,大概他能跟你谈得对劲的。”

“啊,曹老爷,他太抬举我了,也把我看得太高了,请位少年名士来陪我,岂不叫人笑掉了大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