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2/2)

“曹二老爷。”

既欣赏他练能办事,有嘉许他诚实不欺,其倬甚为满意,着实夸奖了他几句;又说:“你也不算骗他,反正王公大臣之中,总少不了又请我看地的人,我将来用他就是。”

“皇上曾经打算拿泰宁山的一块中吉之地,赐给怡亲王。”他说:“那块地我也看过,因为不算好,就没有多看;不知令尊看过这块地没有?”

“我只听怡亲王说:这块地不合我用。是不是还有别的缘故,不想要这块地,我就不知了。”

渐渐提到泰宁山皇陵定的经过,这是就是其倬听钟永明谈了,他谈得很仔细,而且不时用牙箸蘸着酒,在红木桌面上画图。虽然定是他父亲主持,而动手的确是钟永明,因此,对于其倬所提来的疑问,都能详详细细的解答。其倬一面听,一面回忆泰宁山的形势,找不又何不妥之,便将话题一转,谈到怡亲王的墓地。

“是!我上带他来见。”

到第三天回京,曹震现将钟永明安置在客栈,随即便去见其倬,将他给钟永明的信,原封不动的递了上去,还有一番说词。“大人即待,能免谈最好;象这些事,大人留了笔迹在外,也不妥当,所以我把钟永明搬了来。不过有句话,得先跟大人禀明,要请大人包涵,我是把他诓了来的。”曹震说明经过,还请了个安,表示要请其倬替他圆谎。

“这会就可以。”

“不,不!”曹震急忙阻止“这个称呼万不敢当。”

老兄尽传家学,是尊公的跨灶之,特为派我来延请老兄去帮忙。”

“喔,”其倬故意闲闲得问;“令尊看了怎么说?”

“言重!言重!”曹振说到;“我原先替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粮台;如今平郡王的大将军虽已去,这里粮台,都是我的旧,车都现成的。老兄能不能明天一早就动?”

“通声,你一起坐吧!“其倬说:“你也仔细听听,过几天陪我上山。”有他这句话,曹震便知陵工差事十拿九稳了。当下抖擞神,在尽主人理的同时,用心听他们谈论。

钟永明又惊又喜,能为王公大臣勘定宅,又是为鼎鼎大名的其倬帮手,不但这一回能收好几分重礼,以后又何愁名不盛、利不厚?不过,有一层难是荆烧锅之事未了;想了一下,微皱着眉说:“呈大人抬激不尽。我想请曹二老爷恢复大人,我尽快拿这里的事赶完,立刻京,替大人去请安。”

“嗯,嗯。”其倬又问:“怡亲王怎么说呢?”

“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老兄大给还要多少日,才能赶完。““总得半个月。”

“那就更好了。”曹震问:“大人打算什么时候让他来见?”

正在谦让的当儿,其倬来了钟永明随即磕下去,其倬赶双手扶起,又命自己的听差去取便服来替“钟大老爷换。”客气了好一会,方始坐定;曹震知应该告退了。

“这太久了。大人恐怕等不及。”曹振略停一下“我跟老兄素昧平生,但既能让我专程来会一会,总算有缘;我到舍不得老兄坐失大好机会。这样吧,老兄跟贵居停告三、五天假,京见了大人,把事情说妥当了,那就别说半个月,一个月也不要大人刚刚到京,应酬极多,也总得个把月才能敷衍的下来。现在要的是,要把事情敲定,老兄懂我的意思不?”

“是!是!我跟敝居停说一说,反正三五天即回,误不了他的事。准定明天动好了。”

其倬谈堪舆,当然是从相传为唐朝一个外号为“救贫先生”侨寓江西的杨筠松所著,上卷名为“撼龙经”中下卷名为“疑龙经”的这书谈起。钟永明看过这书,但亦只是看过而已;好的是他的虚心恭敬,让其倬觉得孺可教;颇加称许。

“先父说:这块地在平常人家,是上上吉地;以怡亲王的份而论,也是相称的一块好地,是大富不绝之;不过只有两个年份好葬,一是卯年,一是未年。别的年份不是不吉,就是妨害主。”

其倬却已经大有所悟了。不过,他没有再谈怡亲王的墓地,却跟钟永明讨论葬法跟方位——地理有三科,但通人认为只有两科,一科是形势,一科是方位。棋桌善看形势,钟家父却是看山向、讲方位的专家,连带也要讲二十四葬法。其倬毕竟只是书本上的学问,谈到这些实务,倒是想钟永明很讨教了一些东西。

于是曹震一面派魏升去接钟永明;一面在僻静严密、当作其倬书房的那间屋里,备下了致的酒果,静等客到。钟永明是穿了官服来的,原来他也捐了个七品功名在上,帽上黄澄澄簇新的一个金,颇为耀。问起来还是捐的一个县官,曹震便改称他为“钟大老爷”连声歉:“失敬、失敬!”

“彼此,彼此!”

“懂,懂!”钟永明一迭声地答应着“初次幸会曹二老爷,你老这么看顾我,我真不知要怎么说才好。”

“看过。”钟永明说:“怡亲王看皇上有这意思,特为叫先父去细看;我是伺候了先父去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