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三章(2/2)

事当然不便形之于文字,得派个人到江苏面询其倬。本来莽鹄立是原经手,应该派他;但皇帝不信任此人,改派了从小看着皇帝长大的来保,吩咐他向其倬问明两件事:一件是泰宁山这块地到底是不是万年吉壤?再一件是先帝要将附近中吉之地赐给怡亲王,他何以固辞?是由于已知此地不吉,怕孙受祸呢?还是那中吉之地,也可能帝皇?倘或如此,岂非中吉之地应为上吉才是?

“通声,”来保与曹震所谋求的事情有关,当然也想挽救,所以向他问计:“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这,这好!我倒有个主意。”曹震灵机一动:“来爷爷,制军不是在那儿受窝气吗?正好给他一个回京的机会。”

于是皇帝再捡“雍正朱批谕旨”来看,收录其倬的奏折,最后一通是在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奏报所属各地,连日大雨,积过多,严饬排

“喔,”曹震又问:“没有请制军看过?”

“是怡亲王的一个门客,姓钟;前年去世了。”

“你这话问的有理,不过,有人解说其中的缘故,似乎更有理。地是好地,稍微懂一的人都看得来,不过定或者没有定对,万一有个更明的人指来,泰陵应该定在那块中吉之地上,而这块地已经让怡亲王占了,那时候怎么办?”

曹震也很得意,因为他确信其倬必蒙当今皇帝赏识;其倬毕竟是名副其实的翰林;在好风雅的“今上”会另相看。而且其倬的一个堂兄弟其佩,善于指画,在今皇居藩时,便有往来,屋及乌,既当推恩其倬。

“哪有这回事!”来保打断他的话说“怡亲王能大逆不的事吗?”

“请制军这么回奏,兹事大,非面奏不可。皇上当然不愿意无缘无故召他京;那就不妨让制军告病。”告病就得开缺,开缺便须回旗,回旗自然到京,到京应该请圣安,那时候不就能造膝密陈了吗?“这个办法,不着痕迹,来保连声称妙。

泥土是多脏的东西,健壮之,吞下这么一块,轻则致疾,重则丧命,何况是病人?再说,怡亲王为了决心要葬在涞的这块地上,大可先行动工修一个生圹,亦不必此下策以明志。看起来自速其死,形同自裁这一说,未尽虚。

“啊,啊,原来以亲王是存着一个万一错了,还可以补救的心思。那就对了!”曹震又问:“是谁定的?”

“皇上为这件事,心里很烦,要我年前赶到苏州,尽元宵以前回京复命。”来保接着又说:“昨天下午我给小王去辞行,得了个消息,皇上的意思,将来的陵工让恒亲王主办。”

制军说再看看;后来因为雍正也着复命,就照姓钟的意见定了下来。”

“喔,你说。”

折后朱批是:“其倬巡抚江苏,安望免旱涝之虞?览所奏雨各情形,原非意外事,殊无足讶。其中虽经淹浸而不致成灾者,乃督臣忠勤召之所至尔。诚为之征,昭如影响,明者睹之,莫不骨悚然。第未审下愚辈作如何会也。”又象有不尽言之意;皇帝越想越怀疑,决定查个明白。

如麻的曹震,定定神,想了一下说:“现在事情还不知怎么样呢?倘或制军回奏,说泰宁山的地不好——”

。”

一听这话,曹頫倒不觉得什么,曹震却如兜一盆冷,因为恒亲王与他宿无渊源,他图谋陵工的差使,只怕要落空了。

“那么,”曹震问说:“何以怡亲王不愿意要那块中吉之敌?上吉之地皇上,中吉之地王公,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其倬,能设法让他摆脱赵宏恩,他一定衷心激,而论到陵工,他说话必又是最有力量的,那是何愁他不“恩图报”?转念到此,曹震便不在乎将来陵工是平郡王还是恒亲王主办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