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6护短贪功骄帅陷功臣承颜孝母皇(2/4)

“翠儿…”乾隆见翠儿面带泪痕,默默地添香,没有听见自己说话,又轻声唤。翠儿猛一转脸,才见是皇帝和自己说话,惊得一怔,忙拭泪叩:“是皇上!您吉祥…”乾隆用手虚扶了一下,说:“起来吧,你的虔心已经到了。比上次见你,你可是憔淬了。”

慈宁已是满院的眷命妇。院里的铜鹤、铜、铜鼎里焚着百合香。这群妇女一个个打扮得枝招展,却也没有站班,诰命们平日有相好的,聚在一说悄悄话。有的虔诚,拿了大把的香往御炉里添,有不际的独自站着若有所思,有心事的漫步徘徊,没见过皇帝的想瞻仰天颜,绕着圈看着垂门。除了极少几个有脸的命妇在殿中帮着太后安排香裱,和皇后、贵妃陪太后说话。乾隆一门便笑:“这是到了西王母的瑶池了,这么多的仙!”这些贵妇人们见皇帝来,后还跟着几位王爷,就地俯伏,莺声燕语参差不齐地说:“婢们给主请安!”

翠儿起,向乾隆又蹲了个万福,叹:“李卫的病越发不好。本来这几日我不得的,想借主的福给他祛祛灾。听说主也随太后去给佛菩萨沐浴,我心里真兴。”乾隆心里一沉:原打算给太后请个安就过去的,不禁又犹豫起来——这些命妇的丈夫都是内外办差的要员。各人都想借自己的皇恩,似乎不宜太扫她们的兴。想着已是改了主意,笑着大声:“你看,朕带这么一大帮王爷、贝勒、贝,专门给你们祈福,够份量吧?——走,翠儿,你还没见老佛

待三人鱼贯退养心殿,乾隆便除掉了朝服。其实在养心殿接见亲近大臣,皇帝用不着穿朝服的。他原想图母亲个兴,带上上书房和军机大臣一去参拜一下观音菩萨。如今大家不奉诏,穿这一就觉得不不类,于是只穿了里边的驼缎袍,系了卧龙袋,将一件石青扣背心在外边,移步了养心殿。刚门,便见允禄、允饿、弘昼、弘皙、弘晓一大叔叔兄弟已等在门。他们也是奉了懿旨,陪皇上一儿去慈宁见太后的。这群人无不朝服朝珠全挂礼服,见皇帝这打扮来,不禁都面面相觑,只好一齐跪下请安。

三个大臣一听都笑了。讷亲说:“这个好办,主面向太后,太后行礼主不要动。等太后佛事毕,主再给太后行大礼,尽了母情份,太后也不会挑皇上礼儿的。乾隆无可奈何地一摆手,笑:“你们跪安去吧!”

“罢了吧。”乾隆微笑“随朕去慈宁给老佛爷请个安。共祝佛菩萨保柏她老人家福寿安康。信佛的可以随她去行浴佛礼,有差事或有别的事的可以自便。”允禄听乾隆气,和内务府传旨“王公大臣宗室亲贵一律随皇上去陪太后香礼佛”大不一样,心中诧异。正要问时,乾隆已经步行前走,众人只好随着来到慈宁

说到陪皇帝礼佛浴佛,三个大臣便都默然。清朝开国至今历传四代,自顺治的母亲博尔吉济特氏起,后后妃几乎全都崇佛信佛,皇帝里顺治和雍正也都是信佛的。偏是这两个信佛的皇帝都“大行”得不明不白。张廷王是儒学大师,鄂尔泰和讷亲虽是满人,汉学也都有极的造诣,对这档事他们三人都是打心里不赞成。但乾隆从母礼佛又是“尽孝”因而都颇觉踌躇。怔了半晌。讷亲才:“才在军机当值,临时来奏事,皇上没有别的旨意,才还得回去,不敢误了国事。”鄂尔泰也:“方才皇上旨意,那几个县要赈济,原县令要摘印,吏要选几个能员补缺。这些事才得和吏会商一下,明儿递牌回奏皇上。”张廷玉也笑:“皇上,才老了,腰。皇上是今世佛,尚且怜恤才这把老骨,上殿不行九跪九叩大礼。那些个来世生佛,陶瓷胎,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四不动、五官不正、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九)坐不动,十分无用,才不但不信,也实在躬不下这个腰,求皇上兔了才这场罪受。”

“好嘛。”乾隆听得“扑哧”一笑“说到礼佛,真有众叛亲离的味了。不喝,朕也不人所难。其实呢,朕自己也不信佛,老佛爷是人老闹,想把功德大一,要拉朕带上你们一儿去。你们有的‘有事’,有的‘有病’,朕也好向她老人家待了。不过你们替朕想个主意,老佛爷到钟粹必定要跪着洗佛的。朕到时候是跪着是站着?”

“好,好,都起来!今儿不论国礼。”乾隆手执泥金湘妃竹扇挥了挥,随和地微笑:“佛法平等,我们都是烧香人嘛!”众人这才都纷纷起,乾隆一边向殿中走,用目光搜寻着棠儿,却没看见,料是没来,不禁有些扫兴。一转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命妇兀自跪在铜前,一地添香,却是翠儿,乾隆便走过去,轻声:“翠儿…”

上炕欣然提笔,便在傅恒折上疾书谕旨,中说:“张广泗就不再追究了。他的折留中不发。将来述职时,朕与他好好谈谈,一会儿你们陪朕见老佛爷,说说这事,老人家不定多兴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