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2智通判献策钦差府勇傅恒击鼓巡(2/4)

傅恒思量着,有这一千五百名生力军,奇兵突袭,确实可以一战。即使打不下驮驮峰,范杰所带雁门关兵正好接应过来。所以虽然险,几乎是万无一失。想起先祖公富察海兰率一千铁骑突袭扬州,攻城时被守城明军用铁钩勾了锁骨帛上城墙,砍断吊杆仍旧杀得明军狼奔鼠窜。这位青年贵族顿时浑血沸腾“唰”地站起来,说:“大丈夫立功,在此时也!”又转脸对李侍尧:“你不要回离石,就留我边参赞军务。我给你参议名义。差使办下来我专折奏明圣上!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巡抚衙门要兵要饷。你写信传令,叫你离石一千民兵,限三天之内抵达坊待命!”

“什么人?站住!”

此时已到亥时时牌,三月末天气,夜气凉,又着天,巡抚衙门早已四门闭,昏黄的灯下,几个戈什哈守夜无聊,坐在倒厦檐前撮生米吃酒闲磕牙儿。听得蹄急响,忙都站起来,惊愕张望间,几个骑人已飞下来。门官廖清阁忙吆喝

“临县离省城四百里地,黑查山只有三百余里。我们离石到黑查山约三百里,”李侍尧目光幽幽闪烁“钦差从省城锐五百名,由此向西,我星夜回县——为防黑查山匪众滋扰我离石,我训了两千民兵,已经集结了一千。我带民兵由南向北向黑查山,我们在坊会兵,趁虚袭黑查山。这才是真正的奔袭。飘他们就是想到了钦差要调雁门关的兵,才放心大胆地攻打临县。一来攻州打县易造声势,可以筹措军饷,二来打下临县,驮驮峰就更有凭借,就是大兵压境,西逃陕北也极便当的。”

傅恒向前倾了一下,微笑:“我不是不耐烦听。我急于听听你的解围良策。”

是多远?”

“五千人是断然没有的。”李侍尧笑:“地方官报匪案,这是常用的伎俩。败了好待,胜了好邀功。”他词锋一转,变得异常犀利:“但请大人留意,当地百姓饱受官府荼毒,助匪拒官来帮打太平拳,趁火打劫的事,那是有的。所以声势就大了。”

“六爷,我怎么当得起?”李侍尧见傅恒如此肯污尊降贵折节下士,连忙还礼,说:“刍尧之见,也未必就好,而且是一步险棋,怕六爷也不见得能采纳。”傅恒一把扯过椅,将李侍尧坐下去,一边吩咐人上茶,自己也坐了,在椅中又是一拱,说:“兵凶战危,哪有万全之策?比我的好,我就用。”

傅恒听了,吃一大惊!想不到自谓的“围魏救赵”妙计,只是挂一虚名不切实情。傅恒吃力地向前跨了一步,凝视着咄咄人的李侍尧,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嗫嚅了半晌,终于说了来:“没想到全盘有误…先生…”他很快就齿畅了“愿先生谅我傅恒孟狼,必有妙计教我!”说着一揖到地!

傅恒不再说话,将剑佩在腰间,带了几个亲兵飞,泼风价一阵狂奔,在黑夜街衢中直趋巡抚衙门。

“不吃、不喝、不睡、用快,也要两夜一天。”李侍尧说“从代州到黑查山,走回路再往西南,又是八百里,几千人奔命,至少要十天!这样的‘围魏救赵’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七百二十里。”

“是我。”傅恒一手提鞭,一手剑大踏步过来,昏灯下也看不清他脸,只:“我是钦差大臣傅恒,有急事要立刻见喀尔

李侍尧躬还礼,坐直了侃侃说:“黑查山匪众啸聚驮驮峰已有十几年。只是去年飘和一女弟前去传布正教,才真正扯旗放炮大起来——原来都是亦匪亦农,抗拒官府赋税,勒大减租免租。官兵衙门来,他们上驮驮峰山寨,官兵去了他们再下山仍旧田。其实,康熙年间这里还是一片太平。圣祖爷西征回来,东渡黄河,路过临县,百姓们曾捐燕麦一千石,车推肩扛送到军前,圣祖写了‘民风淳厚’四个大字,至今碑碣尚在…

傅恒心里忖度,这确是一步险棋,但也确实占了其不意和兵贵神速两条先机。思量着,问:“据你所知,飘到底有多少兵力?”

“但到雍正二年之后,接连来了几个坏县令,急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拼命地捞——倒也不为贪污,是求得个‘政绩卓异’考评,得财主佃一齐穷。你想,这山寒土薄之地,火耗银加到一钱七分,能有不反的么?”李侍尧看一傅恒,说:“六爷别以为我扯得远,其实这是致之源。这次即使平匪,大军一去仍旧是原来模样!”

“是,卑职明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