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33章河谷之战2(2/2)

可是,这个地形,对于已经将山炮搬上山岭的炮兵营来说,简直就是最的炮击位置,没有之一。

河谷中的日军加起来,也不过装备了36轻机枪和36掷弹筒,最叉的恐怕也就是重机枪中队的12重机枪和那两门步兵炮了。

河谷位置宽阔,对于被纯步兵伏击的日军来说没有先前七亘村的第40步兵旅团那么惨,好歹还有儿生存空间,他们甚至还能据河谷中野地里的地形构筑野战阵地顽抗。

于是,靠大威力靠撞大运杀伤的飞雷炮停止了炮击,炮兵营正式粉墨登场。

早已在山岭上的炮兵观察小组迅速用旗语将他们观测到的日军正在构筑的阵地位置,尤其是重机枪火力位置发往炮兵营。

说白了,四个辎重联队中队人数超过了2000人,几乎接近2个步兵大队或者中国的一个步兵团,但他们就是24轻机枪和24掷弹筒,没有重机枪,没有步兵炮,他们就是纯粹的轻步兵。

平均每个小队2掷弹筒一个步兵中队拥有6来算的话,那这一拨兵力达2500人的日军最少也会拥有60掷弹筒。

可是,中国,又为此付了多少伤亡?那几乎是用人命填满的八年。

若是光是看看,也倒还不错,这样的装备足以吊打一个普通的中国步兵团了,甚至比某些地方军阀的步兵师都还厉害些。但,他们面对的,是红队最锐而且还是补充了不少枪械的两个步兵团居临下的打击,而且,是在长达3000米的阵地上。

大日本帝国皇军哄哄的大陆军装备,在他们上,一儿都没来。别说遇到一个普通的中国步兵团,他们也占据不了太大优势,若是遇到光大佬费了老大力气装备起来的德械师步兵团,能把他们吊打成翔。

但是,辎重联队中队只不过算是日军正规步兵的补充兵员,平时最主要的工作也就是搬运资,他们的装备可不能和正规步兵中队相提并论,虽然人数达500余人,但依旧是分成三个小队,每个小队人数是一个正规步兵小队的三倍,三八大盖倒也基本人手一把,可轻机枪和掷弹筒,却坑爹的还是照一个小队2和2来装备的。

当熟悉的山炮炮弹膛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正在向自己想象中的来路要地狂奔的池田亮先是一喜,接着看到远河谷中闪起的火光后,脸顿时犹如死人脸一样苍白。

更何况,在池田亮少佐的率领下,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辎重联队中队700人正拼命向来路狂奔,企图守住后路。留在河谷里的1800号人的火力值更是低得让人闻之发指。

平均80多米,才会分到一轻机枪和掷弹筒,平均250米,才会有一重机枪,这样的火力密度,实在是太稀疏了。

就像平型关一战一样,因为115师也只有少量迫击炮,导致了被伏击两个辎重联队中队竟然在数倍于己的对手面前顽抗了数小时。

程达2500米的迫击炮阵地建在距离河谷不过700米中段位置,程达6000米的四门四一式山炮就在苍岩峰上,完全覆盖了河谷所有位置,几乎无多少死角。

已经基本判断飞雷炮大概程残存下来的日军都躲在飞雷炮投掷的炸药包爆炸范围之外,再打下去,也只是多制造儿硝烟替小鬼掩护。

本来飞雷炮在这伏击战场上的作用就是“其不意攻其不备”利用敌军先前不熟悉此类武的特大量杀伤有生力量,但可不能指望对手一直犯傻。对手,可不是傻,虽然号称亚洲第一陆军的光环有些可笑,但人家真的在亚洲没遇到什么对手,除了在中国被耗了八年。

日军疯狂的反击取得一定的战果后,立刻遭遇了报复打击。

他们本不用担心误击两侧山上的友军,只需要瞄准着谷底的日军阵地,开炮就行了。

为前线总指挥,近距离观察战况的刘狼迅速下令已经打光一个基数五个炸药包的80门飞雷炮停止击,每门炮留2个炸药包以用于最后再用。

还好,现在参与战斗的不是独立团,否则,以他们那将迫击炮和“希特勒电锯”加到步兵排的疯狂火力输,还不立打得那帮以辎重联队二线兵为主的日军立刻怀疑人生?

经过数分钟的炸药包投掷,基本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虽然不可能再复制七亘村峡谷那惊天一爆搞定2000多日寇的奇迹,但日军最少也伤亡了三四百人。

不光是步兵团的两个大团长愤怒的搬自己团里的看家宝贝,将为数不多的迫击炮炮弹用来打击造成己方不小伤亡的掷弹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