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书包,倒在床上,和衣即可憩睡,醒了就拚命的吃,很粗浅的食物,都津津有味,一边尝一边夸奖:“哗,好,一流,美味,没话说,真精采。”
陪父亲去打网球已算是节目,玩得兴高彩烈,要不就躺沙发上看电视,听音乐,听电话。
大学堂出来之后,整个人变了,瘦掉三公斤,去尽所有婴儿肥,心中忽然多了许多无以名之的要求,于是沉默下来。
她盼望有约会。
这并不难办到,但是要等待适合的男士来约,就还需等待。
少莉所用各种推搪约会的籍口有时十分难以置信,男同事看着她娇俏的小面孔,不想强她所难,呆半晌,也接受了这些理由。
像“星期天早上一定要做礼拜我们家是基督徒”“我祖母自美国回来,这一两个星期都得陪她”“我在学法文,旷课的话,老师会驾”当然少不了那千年旧计“我不舒服,想休息”
说多了,人家都知难而退。
像今日这样,邀请人家上车,是绝无仅有之事,却又遭对方推辞。
姑姑吃完饭之后告辞,少莉在电视机前坐一回儿,闷纳地回房间。
车先生问太太“这是怎么一回事?”
“工作太辛苦。”
“不像呢,家有妙龄少女,却不闻电话声,也无人送花与糖果上来,大告而不妙。”
“你应当开心少莉没有乱来。”
“只要她开心我便开心。”标准父亲如此说。
少莉躺在床上,用一只手托住下巴沉思,想到这是少女在烦恼时最常用的姿势,不禁笑出来。
是老少女了。
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已经把她当大姐姐、
每天清晨,少莉总会在附近山径缓跑,清晨六时半是一天之内最美的时刻,可惜父母亲总要睡到十三点才肯起床。
少莉跑起来像一头小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一点。
她看到一个熟识的背影,不由自主追上去。
那人听见身后脚步声,也慢下来。
两人打个照脸,少莉笑一笑。
正是那个年轻人。
他不向她报上姓名,她也不会说什么。
“早。”他说。
她也说:“早。”
他不再说什么,向前跑去,少莉觉得有点僵,索性跑向另外一个方向。
她知道他住在附近,早有预感会时常碰见他。
不知怎地,那日少莉就是跑多了几个圈,以致身体失去预算,双腿有点酸痛。
人家很客气,很礼貌地推却了少莉一而再地提供的机会。
她回家淋浴换衣服,问父亲借了车子,开出门去。
没有再碰到什么人,是她的运气。
从车子倒后镜看看自己,是不是少了一份性格,所以吸引力大减?
少莉见过许多性格鲜明的女子,不消片刻,便能使旁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喃喃自语:“我就不行,永远模棱两可。”
穿衣服,尽挑素色,不喜欢荷叶边,蝴蝶结,也不穿低领口,大袖圈,绝不会挑格子、点子、大花。
浅灰紫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