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眼神,表面平静,内中狂乱,知道此人已不可理喻,只盼清田快调大军过来。
此时山顶已是一片血泊,流川自己身上也受了几处剑伤,忽听东首山上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阿弥陀佛,流川,快住手!”
流川一瞥眼,也没瞧见那人是谁,却先瞧见了他手中抱的一具白骨,流川又惊又怒,大声道:”放下他!”
那人不答他话,抱着白骨转身便走。流川当即扔下海南诸人,向那人追去。海南诸人巴不得他快走,哪里还敢追上前去,面面相觑了一阵后,拖死带伤,赶忙向山下逃走。
流川脚下飞快,一路追着前面那人,哪知那人轻功似不在他之下,他奋力急追,也拉不近半寸距离。他心中狂怒,又怕那人对仙道尸骨不利,不敢放暗器打他。二人一跑一追,过了一个多时辰,翻过了好几座大山,似已远离紫金花都,前面那人才放缓脚步。
这时阳光普照,流川已瞧清那人身穿袈裟,头顶光光,后背微驮,似是个年老和尚。
那和尚跑进一个深谷,荒芜人烟的谷中竟有几间小小的茅屋,和尚一闪身,进了其中一间。
流川防他布置下什么机关,在茅屋前站定不动。只过了片刻,那和尚又折返出来,只是手中已没了仙道尸骨。和尚向流川一合十,微微笑道:”流川师侄,还认得老衲么?”
流川听他叫他”师侄”心中微微一动,凝神细看,登时认出面前的和尚不是旁人,却是他大师伯那迦叶。那迦叶十多年来容貌无甚大变,只是略显苍老。流川想起十年前他出题考较仙道时的情景,已是恍如隔世,忍不住眼眶一红,随即沉声道:”大师伯,你抢他做什么?把他还给我。”
那迦叶道:”老衲要先向师侄讨个人情。”流川沉吟了半晌,道:”你要我放过那些海南人?”那迦叶道:”我佛慈悲,老衲不但要你放过海南那干人,从今往后,也不想再看到你妄开杀戒。”
流川冷笑道:”我爱怎样便怎样,你凭什么管我?你不肯把他还我,我便抢不回来么?”双腿一蹬一缩,就要从那迦叶头顶掠过,那迦叶脚尖点地,身子后退,抢在流川前面拦住他去路。这时茅屋中隐隐有烟雾腾出,流川一转念,忽然变了脸色,颤声道:”你把他——你把他——”那迦叶目中似乎充满怜悯,道:”流川,你也是慧人,怎的不明白’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的道理呢?是人谁无一死?顺达天命而已。一切自有缘法,又何必强求?”
流川见茅屋内白烟越来越浓,心痛如绞,也没听那迦叶说什么,脚尖一用力,侧身又往里冲,他胸前门户大开,但他下定决心:拼着受那迦叶一掌,也是不肯后退。但这次那迦叶却并未阻拦,任他冲进茅屋。
流川本料那迦叶在茅屋中焚烧仙道尸骨,这才不惜一切抢进阻拦,但到了屋中一看,那迦叶焚烧的,不过是一堆柴草,仙道的尸骨好端端地放在一旁的席子上。他一把将仙道抱在怀中,这才放心,转头看着那迦叶,不明他用意。
那迦叶道:”你以为火里烧的是仙道,可火里烧的不过是柴草。你以为仙道已死,可死的当真是仙道么?在老衲眼中,却不过是一具皮囊而已。”流川如被雷击,呆呆道:”仙道没死么?”那迦叶道:”他是死了,也是没死。若你以为他死了,他便是死了,你以为他活着,他便是活着。”流川心中一团乱麻,和仙道分手时的点点滴滴在脑中纷拥而过,他心道:”我们说好同生共死,他为何临时变卦?如果说他舍不得我死,便该让我彻底忘了他,免得我活着受罪,可他那晚为什么要和我洞房?还要我别忘了他带来的痛苦,别忘了他?若他舍不得我离开他,不甘心我忘了他,就该带我一起走啊。难道说,他是怕一旦我们死了,就谁也记不得谁了,即使转世投胎,也是相逢陌路,所以才要我活着,活着记住他么?仙道,仙道,你到底为什么?”
那迦叶见他眼发异光,似是经历着极大的苦恼,知道此时正当紧要关头,他若能从此想通,自是最好不过;如若不能,今后这世上,还不知要有多少人死在他手中。因此也是心情紧张,一动不动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