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像近在股掌的心情。
“ 一次也没来过吗? ”我问。
“ 不,十五岁去当兵,妈妈带我来吃过。 ”儿童一样的称呼,儿童一样脸上放着光。
“ 我吃掉一碗,又吃掉妈妈碗里所有的牛肉,添了两次汤。那时,我想,将来有钱了,天天带妈妈来这里吃。 ”
我温和地说:“ 现在可以了。 ”
他微笑:“ 她去世了。 ”低下头:“ 我当时在办案子。等知道…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 ”
结束之后,最深重的悲伤也只是淡淡的叙说。他只眨眨眼睛,仿佛有砂在梗痛。
“ 那,你父亲呢? ”
“ 哦,我两岁他就去世了。 ”
我不由自主说:“ 我也是十岁父亲就去世了。 ”
竟只记得二胡了。
诊断出是肝癌晚期,药石无效。父亲只说:要回家。
酷暑的夜,永远在停电,空气漆黑滚烫,像死去,没有一丝风。父亲坐在走廊上拉二胡,看不见他的身影,却听见琴音,无比的炽烈与凄凉,幽幽地在夜色里回荡。
母亲说:曲子叫《二泉映月》。
…渐渐,听不见了。
那时的我,其实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沈明石忽然说:“ 这一生,我们能决定的事,其实很少很少。 ”
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我禁不住拖过他的手,将自己的脸孔埋进去。
梅雨将至的时节,编辑部里一桌一椅,所有纸张都生出淡绿霉点。浓茶亦经不起三次泡,越来越如清水,我只觉得口中寡淡。
中午他们送盒饭过来,掀开来,青菜、鱼肉、榨菜,皆颜色暧昧而气味可疑,重油重盐地混为一团。
我片刻犹疑。
只需一个电话,便可以和龙文去白玫瑰的富丽大厅,银盘托来精致餐肴,我偏爱七分熟的黑椒牛排…但我突然想念舌头的辣和刺痛,以及满头大汗的感觉,如同沐浴。
便遇上他的眼睛,自幽黑店堂里转身,如豹在密林里灼人的一闪。他只略一扬眼眉,
不说什么。有人与我招呼:“ 咦,庄小姐,你也在这里吃呀? ”
竟有十几条大汉,都是他的同事,个个挥汗如雨,小小店堂被逼得格外浅仄。
而他身边,坐了一个女子。
也穿了警服,但那份绿仿佛只缘于今季流行橄榄色,窄窄直裙,双腿内敛地并着。
不时与他说些什么,他只默默聆听,很少说话。
她…是谁?
空气里充满躁动的热。我的汗,并无人知觉。
我在另一张桌前坐下,难堪至不能抬头。
而他们嘈嘈杂杂添汤加面,叫酱要醋,又自顾自讨论单位里的杂事,言谈间频频呼他:“ 沈处长。 ”“ 沈大哥。 ”又唤她:“ 沈大嫂。 ”
而她温和回应着,轻言细语。
在他的世界里,他是处长,大哥,某人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