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2/7)

“没办法,严世蕃那混天天在我的『金瓶梅』,他看心,像吃了葯般罢不能。我呢?早是西门庆、晚是潘金莲,给它挤来,振笔直书,连中的大火也阻止不了我。”王世贞发完牢騒后,放下当早的芝麻饼和豆,小声说:“看到大火,我就想,完啦-.救人一定又不成功了。”

王世贞站起将窗,并把炭火拨一些,又走了两步才说:“记得很久以前,先父和我有过一段争执。先父为官保守,认为要革新政风,除去党,就是不断地上疏直谏,直到皇上能接受为止。”

“我,王世贞。”门外人说。

“连我写、金瓶梅。看来都极天真,好个异想天开的计策,只徒白了我一堆发。”

“这本行不通,看那些直谏者的下场多凄惨就知了!你我的父亲不也都因此丧命,我们不也都因此有家归不得吗?”怀川激动的说。

但不知为何原因,毒并未发生效用。

“怎么个合作法?”王世贞极有兴趣的问。

腊月方过,雪尚未溶,怀川就不停蹄地赶往武当山。驰驰向西,披星又月,峰一重、一重,跨越莽沼荒泽,那烟岚萦绕的丛峦

怀川上打开门。王世贞闪了来,他那模样真的很惨,脸布红丝,颊上还有一大片青影,八成是几天几夜没有睡的结果。

“我可是虚长你十几岁,依然报不了父仇,同是天涯沦落人呀!”王世贞以豆代酒,仰一乾,饮尽生不逢时,无法力挽狂澜之痛。

嘉靖四十二年,岁次癸亥,

“又熬夜写书了?”怀川问。

“可惜天谴仍然来得太慢,让好人不长寿呀!”王世贞忍不住摇叹气。

王世贞素有文才,知严世蕃好、好,便想了一招书施毒计。

“也不见得天真,至少现在严世蕃满脑书,心大起,更加放沉迷,连守丧期间都逛院,与姬妾们鬼混,他迟早会遭天谴的。”怀川说。

他们这次要救的,是受洪炳之案影响的人。洪炳是他们志士会的一员,有一好武功,自愿去取严嵩父的命。他在严府乔装卧底了数个月,好不容易才得到严世蕃的信任!再趁左右无人时一举擒住这贼。

“王大哥又有什么好计谋了?”怀川急促的问。

“中间要有个媒凭,也就是土。”怀川思着说:“如今皇上信任他们更胜于严嵩父,是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

他特选“浒传”中潘金莲通的那一段,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刻划男女私的丑态,极为煽动人心。他每写完一章,便付油印,油墨中掺有毒,想让严世蕃以手翻书页时,慢中毒而死。

“文的来不行、武的来也不行…”怀川低思着。

可严世蕃亦经验老,假装哀求着写遗书,但谁想得到他手里的笔竟成为暗中洪炳,让洪炳成为阶下囚,当然,也连累了一些无辜之人。

“那些土大都来自武当山,我若亲自去武当山游说,以我父亲旧日的情,应该还有些作用,所以,我想去试试看。”

[那些土各有来,也不是好攀结或惹得起的人,只怕不容易吧?”王世贞皱起眉说。

“王大哥说笑了,你是堂堂士,我只不过是被废的举人,怎敢相提并论呢?”怀川说。

“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偏偏起了那场大火。幸亏是任之峻帮忙,否则我也大牢了。”怀川无奈的说:“看来,挟持或暗杀的策略都不是可行之,要救洪炳他们,似乎不可能了。”

“有了那场大火,洪炳他们反而安全,因为严嵩忙着应付皇上,大概有一阵不到刑的事了。”王世贞咬一芝麻饼说:“我在想…”

“没错!我当时年轻气盛,主张刺客暗杀,但先父反对,认为这是以暴制暴,只会使朝纲更坏。”王世贞叹气说:“想想也对,太之过急了,反而付更多的代价。”*

于是,他离江南愈来愈远。那傍海的绍兴,有几个女人正守着空有他名字的墓,在被任务占满的心里,那只是一个渺小的,无暇回首,也无暇牵挂。

一辆由几个侍卫随从的车,辘辘地穿过绍兴城的青石板大街。天灰蒙蒙的,落着丝丝雨,黑瓦下有燕斜飞。家丁们时时停下来问路,有

王世贞看着他,笑来说:“老弟,你可真是后生可畏呀!既能知又能行,连我都甘拜下风,以你的才华,不荐用于朝廷,还真是国家社稷的损失。”

怀川喝一说:“我昨夜碰到任之峻时倒有个想法。任之峻是属于徐阶那一派的,他们有好几次想斗垮严嵩却都失败,我觉得这是两边合作的好机会,将在朝和在野的反严嵩势力连结在一起,或许能成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