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2/6)

“我也不晓得,只知赚钱的时候人人笑,爹房中装了一没有字盘号码的电话,随时与票行联络,连祖母都认为是正当投资,客人来吃饭,我陪客,一顿饭三小时,句句不离票,烦死人。”

“同学家中,没有不吃亏的。”

南孙笑“你问我,我又不是经济学家。”

“怎么样,你有办法?”

“奇怪,每个人都输,谁是赢家?”

“騒騒,明年再说吧,彼得张还有没有电话给你?”

锁锁笑:“你把诗篇与箴言都背熟了,每日在她面前念一次。”

“那么只好搬到你家来了。”

“我?”

南孙较为心。

“不行,爹说的话,她很不听,前年她在他怂恿下买票如今还作废纸压在柜底,她的财产为此不见一大截,不然也不会对我们这么。”



“我想来赚钱,过独立的生活。”

南孙瞪她一“不知你在说什么。”

但吃用方面,南孙又占着上风,她把锁锁邀请到家中吃饭,而锁锁在外请她吃油栗糕,作为一换。

“已有一年多没有见过父亲,上次见他,他说想退休。”

“可是将来万一闯名堂来,有你这么一个恩人,不知怎么报答,倒也心烦。”

学校里,锁锁的功课亦比南孙好。

两人都笑了。

“你呢?”

“升学的事…”

祖母怨,母亲也怨。

升至中四,也考虑到前程问题。

“现在完了。”

“或许可以求你父亲。”

两个女孩在功课上颇有天赋,并不是神童,却不用家长费心,属于逍遥派,大考前夕,例必兵荒,但每次均名列前茅。

锁锁的手一直比南孙阔绰,南孙没有固定的零用,凡事都要伸手派,她向母亲要,妻向丈夫要,儿又再向老太太要…很使人气馁的一件事。

锁锁很有兴趣“听舅母说,她本来是赚的,一元买,两元卖,对本对利,可是票一直升,于是她又三元买,四元卖,赚了之后,回一望,它还在升,于是她又六元买,好,这次直往下跌,跌到一角。”

“全城的人都为之疯狂,没什么好说的。对,我阿姨要回来了,我介绍给你认识,她是少数清醒的人之一,讲来的话,很有意思。”

她是这样在蒋家获得通行证的。

“你知你是受迎的。”

一会儿她说:“真想去留学。我知祖母有那个钱。”

有些小学生蠢得厉害,南孙说她不得切开他们的脑袋,把课本去,再好,差。

因为锁锁长得好?并不见得,老妇才不吃这一,因为锁锁天生好记,一本《圣经》自“创世纪太初有与神同在”一直咕溜溜背下去,清脆玲珑,一字不差,令老太婆叹为观止。

南孙说:“我倘若是男孩,真不必愁,现在看样,老太太不会继续投资。”

。”

这些琐事从来不曾烦着年轻人。

南孙说:“妈妈,你有你的乐趣。”

锁锁动容“你们家也有损失?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只知舅母一直哭,要同舅舅拼命。”

“总比事好。”

“她会的,我教你。”

夏季忙着学游泳、打球、看电影、买唱片,还有,当然,结男孩

一个长寿而噜苏的婆婆,蒋太太的生活还是丰裕单纯的。

“大人有时比小孩还天真盲目。”

“真的,她怎么就怎么。”

她一直说:“无论得很,一式的题目十次,第八次不错,第十次也错,我是办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那是她的钱。”

其实她母亲年纪并不大,社会上近四十的女俊彦多的是。

“对,老太太一快,就送我去读神学。”

“是,你。”

她的大事是替小孩补习,赚取零用。

“可以考奖学金。”

“中学毕业生的收是颇为可怜的。”

这样一个小客人在家,照说老太太应当有意见,但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完了。”

“贪婪,她不知何时停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