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东风,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下线后,我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自己的情绪培养得很悲伤很悲伤,然后挥笔写下《八月》和《一个人哭泣》,写好之后我
得意,自我
觉文笔很接近安妮,于是乐滋滋地立即发给了郭敬明。没两天,就收到他模仿安妮的文章《一辈
观望的焰火》,我看后,傻
了、心凉了、
了、服输了。
可喜的是,后来的日里,他保持了自己这个特长,且
力行,将之发扬光大。
其实,本来我还想和他比赛看谁模仿苏童小说模仿得更像的,我没敢再比。
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很多时候,我依然相信我们曾经的友谊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真诚,那样让我们日后动不已,和结局如何无关。
让我稍许安的是:在看了我那两篇小说后,郭敬明还是肯定大于否定,并且再次
信我和他是同类,内心一样细腻、
格一样
、情
一样丰满,值得他认真对待,真心
往。
要知,男人对女人说
这
话一
都不奇怪,但是男人对男人说
这句话就值得去好好玩味了,特别是他这样一个男人。
2001年7月,我在“榕树下”工作时,把这个称呼告诉安妮宝贝时,她淡淡一笑,却无言。
我不知,为什么一个男人可以写
从文风到内容都无限接近安妮宝贝的小说,这个男人还只是一个年仅18岁的小
孩。
“好的呀,要不,我们都写吧,看谁写得更像安妮。”
我只知,郭敬明他没
,他的模仿能力确实超
,他可以轻而易举将一个人的作品庖丁解
般拆开来,风格归风格、内容归内容、文字归文字、结构归结构…然后再选择自己喜
的一
或多
加以无限复制,组合成一篇完全不一样的新作品——这个特长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需要的是天赋以及大量的阅读
验。
还是很贵的,特别当你知
本没有获胜机会时。
“不可能吧,你还是学生,本没那
阅历,怎么写呀?”
“比就比,谁怕谁。”
“别唱啦!是不是
翅,哈哈,你就准备好
等我去上海吃吧,你必输无疑了。”
“你笨啊,其实很简单的,多看几遍就会了呀,安妮的语言风格还是很容易模仿的。”
说回那一年,总之我输了,心服服。
“哈,你分析得很到位嘛。”
“有那么容易吗?”
顺便再待一句,很可能是受了他的刺激,我开始疯狂研习安妮宝贝的作品,最终
谙其
,写
一系列以假
真的都市情
小说,最后居然被一些读者戏称为“男安妮”
“嗯,你说得很对,不过我最喜的是《
》和《告别薇安》以及《八月未央》,前面一个是
情充沛的作品,而第二个是技巧的
明,最后一个技巧已经发挥到极至了。”
“算你狠,那你什么时候写篇给我看看吧。”
“我不知你,反正对我而言蛮容易的,去年我看痞
蔡的《第一次亲密接
》后只用了一上午时间就模仿他的风格写
篇一万多字的小说,把我同学都看哭了呢,只要我
兴,安妮那
小说我一天能写三篇。”
“我想我也可以写那样的小说的。”
我不知,如果事先我不知
这是个男人写的东东,我会不会以为就是安妮宝贝的作品。
“赌好不好?虽然我不喜
吃。”
可悲的是,他过估了自己这个特长,并且一味放纵。玩火自焚、
极必反的
理他没搞懂。
“好的呀,小翅膀我最
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