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mdash;mdash(2/2)

我随手打开一本,字虽然稚,却也齐整,倒比我现在写得都好,上面抄的三字经,看样是启蒙时候的簿了,翻开一页,见旁边有一小段批语:先人所传典故,乃是寓理于中,非论事,乃论理,亦难免有夸大之说,故卧冰之事万万不可再效法也…

"还有谁跟你一样没正形?肯定是十四爷吧。"

四爷走了以后,胤祥就一直坐在书房,空拿着笔杆在桌上划拉。我过去,把暾儿放在桌上坐着,用手整理他的小衣服。什么也不说。

我下意识伸手去,被他一下攥住我的手指,心像被抓了一下,我克制了瞬间,还是手,抱着暾儿往外走去。后又响起啼哭,声声穿透我的耳。这情景太熟悉了,仿佛许多年前也曾有过,只是那时,我只怜惜一个孩,而现在,我却吝啬地成为一个母亲。

他一挑眉:"这你可猜错了,那会老十四还小呢,其实是四哥跟我去的。"

第53节:祸殃(2)

他看看围在旁边的弘昌和瑾儿,极不自然:"那时候懂什么,心里就是纳闷,冬天上也冷得很,怎么还能把冰捂化了呢?其实也不是我自己去的。"

"额娘,您可回来啦,暾弟弟哭个没完,喜儿姑姑都哄不好呢,三弟也跟着凑闹。"瑾儿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唤醒了沉思的我,也让屋里安静了下来。直到看见两个男人来,四爷眯着睛打量我,我才发现我站的这个位置有些尴尬,仿佛专程为了听窗一样。

也不知四爷定了什么样了不得的计划。可今年,便是二废太的年,胤祥走朝堂这么久,难还是躲不过去?

我笑而不答,只福个:"王爷吉祥,我刚门,原是打算从后门悄悄地来跟他打个趣的,没想王爷在这串门,倒让我失礼了。"

我当时就想告诉他,我很愿意相信他,只是我不能相信新觉罗家。

胤祥走过来:"多咱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也没着人去接,是你额娘送你回来的?"

我挑起眉:"哦?你倒说说,怎么个就多余了?"

他站起来,手轻轻抚着弘暾的小脑袋,看弘暾扬着脸笑嘻嘻地对着他,然后很认真地说了两个字:"放心!"

没过多久,康熙奉皇太后驻跸河,仍旧留下太监国,还有辅助太的雍亲王。自一废太开始,我就很怕胤祥门,可是这一次,我却不得康熙能带他去,四王爷的来访传递了一个太危险的讯号。康熙不是疏忽的人,听闻太复立以来狂悖如常,骄奢暴较之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对他已经是心灰意冷严加防范,这个节骨上竟然连太后都带走,难这千古一帝是当假的?擒故纵的招数连我都看得来,可是谁想得到这些昏了的人们竟然还要争先恐后地往里

我抹着笑泪:"你还过这个事呢?怎么没把你冻死呢?"

胤祥看看我:"这几天在家没歇好吧?"

"你什么时候学会相面了,我脸怎么?可是印堂发黑,双无光?"

康熙一行走后一个月里,四周是一诡异的安静。四爷自那日再没有来过,这让我有一些松心,胤祥倒是看不有一不安。五月的天气很好,胤祥索把书桌搬到院来,我说倒不如就这个天气晒晒那些久也不见太的书,没想到一呼百应,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书都搬了去摊在桌上。有些书很久都没人看过,居然还翻一些胤祥小时候用的簿,上面有先生的批语和一些提示。

我看向她怀里,一个小人儿向我伸着小手。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看见不哭的弘晈,也是我第一次认真地看他。他有一双大而圆的饱满的睛,这一不同于我看到的任何一个新觉罗家的男人,因为这睛来源于他的母亲,而且总着一黯然,即使是这么稚的目光。

他摇笑笑:"都不是,是一忧虑之于眉间底萦绕不绝,不过都是多余的忧虑。"

说来也怪,原本在床上哭得一塌糊涂的弘暾,被我一抱怀里立刻就止住了。红鼻睛的看着是一副委屈得不行的样,可他大概是看见我兴了,又作势要笑,结果把个小脸皱成了哭笑不得,逗坏了我。这时喜儿说:"主,您看真怪,三阿哥也不哭了。"

我看了登时笑得前仰后合,他探一看,立抢了过去,红着脸收了起来。

"你怎么知的?"我惊讶。

说完他们回书房,我回屋,各自分两个方向走,走了两步我回看胤祥,他竟然也在回看我。我不觉皱起眉,轻轻对他摇了摇,他好像会意,冲我眨眨,给我一个安心的表情。

这下倒换我张大嘴:"四爷?他大你那么多,你不懂事难他还不懂事么?"

"看你的脸也看得来。"

"弟妹这话也忒生分了呢,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我自来你们十三阿哥府就跟自家一样,不用招呼,弟妹自去忙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